唐朝与印度交流的表现方式

AI创作- 2024-02-20 23:41:19

唐朝与印度交流的表现方式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朝与印度交流的表现方式,玄奘和鉴真的对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玄奘和鉴真的对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2.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分别和哪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往来
  3. 什么是唐朝对外交流重要的活动

[One]、玄奘和鉴真的对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One〗、本人觉得是A,因为玄奘去天竺取经{古印度},鉴真东渡日本,都是唐朝对外交流的体现。

〖Two〗、对外交流,加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Two]、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分别和哪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往来

鉴真(688年—763年6月6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Three]、什么是唐朝对外交流重要的活动

〖One〗、唐朝时,中国通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比较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在天竺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

〖Two〗、玄奘少年时出家,青年时期,在长安、成都等地走访名师,钻研佛经。有些疑难问题,众说纷纭,难得定论。他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游学。

〖Three〗、那烂陀寺为天竺最大寺院,那时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寺内高僧戒贤法师,已有九十多岁高龄,亲自为玄奘讲学,对他极为赏识,还安排他为全体僧众讲授佛经。

〖Four〗、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集。

〖Five〗、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仅达百济),还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归国,派使团前往迎接),两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专使)。使团中有许多留学生,还有留学僧,其中不乏好学之士和学识渊博之人。

〖Six〗、中国人也不断东渡日本进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Gemoj2ASN8.html
上一篇:唐朝与古代
下一篇:唐朝与土蕃的融合之处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